热搜第一,“可能致癌”!两品牌紧急回应!官方协会警告称误导→
昨日(29日)
#阿斯巴甜 致癌#
这一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有报道称,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6月早些时候举行专家会议,根据所有已公布的证据评估一些产品是否存在潜在危险,会上认定阿斯巴甜“可能对人体有致癌性”。同时,粮农组织/世卫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也在对阿斯巴甜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将于7月宣布调查结果。
世卫组织回应媒体称,将于7月14日就这一话题发表相关内容,但未透露具体内容是什么。
国际饮料协会:
阿斯巴甜致癌结论有误导
6月29日,针对外媒报道的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分支机构(IARC)计划将甜味剂阿斯巴甜分类为 “可能致癌物”一事,国际饮料协会委员会(ICBA)在官网发文,其执行主任凯特·洛特曼表示,公共卫生主管当局应警惕这一观点,因为它与数十年来高质量的科学证据相矛盾,参考低质量的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可能误导广大消费者,期待对阿斯巴甜更广泛、更全面的食品安全审查。
国际饮料协会发文称,甚至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自己也承认,该机构并不是根据阿斯巴甜的实际摄入量进行风险评估的合适权威机构,同时也“不提供健康建议”。鉴于压倒性的科学证据和全球90多个国家的食品安全部门早已得出的“阿斯巴甜是安全的”这一结论,“我们一如既往地确信,阿斯巴甜是安全的。”欢迎由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正在进行的对阿斯巴甜更广泛、更全面的食品安全审查。
2022年4月由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上级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一项系统回顾得出的结论称,低热量和无热量甜味剂(通过饮料消费量计算)的高摄入与癌症死亡率或任何类型的癌症之间“没有显著关联”。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承诺在评估中与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专家组(JECFA)的更全面评估工作进行 “密切合作”,并于7月14日同时发布两项审查的结果。
阿斯巴甜是什么?
无糖可乐就有它
阿斯巴甜是最常见的人工合成甜味剂,例如无糖可乐和雪碧中都有该类甜味剂,用于替代蔗糖。据中科院之声报道,阿斯巴甜和糖精一样,属于人工合成的非营养性甜味剂。市面上销售的诸多打上“无糖”标签的食品、饮料,实际上不少使用了阿斯巴甜等甜味剂。
按照含有热量的高低,可把甜味剂分为营养性和非营养性甜味剂两类。非营养性甜味剂是指与蔗糖相等甜度时,热量含量仅相当于蔗糖热量的2%或更低的物质。
多个品牌紧急回应
据中新经纬报道,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厉曙光表示,此事也不会有想象中的影响那么大,阿斯巴甜不能用了,还有安赛蜜、纽甜、甜菊糖苷、蔗糖素等甜味剂都可以用。
6月29日19时,@元气森林官方微博 发布消息称,元气森林全线产品不含阿斯巴甜。
据中国证券报消息,奈雪的茶相关负责人称,2022年11月,奈雪的茶已经宣布全部产品使用升级的天然代糖“罗汉果糖”。据悉,罗汉果是原产中国的一种药食两用植物,其提取物“罗汉果糖苷”是天然甜味物质。
无糖饮料更健康?
甜味剂的危害可能被我们低估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WHO发布了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大多数人应避免食用安赛蜜、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等非糖甜味剂。
糖摄入过量的危害很多人都知道,会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等多种疾病风险。而人工甜味剂、代糖的出现,似乎帮人们规避了糖摄入过量带来的危害,同时又满足了味觉。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小编此前报道,29岁小伙子小夏(化名)在减肥期间把白开水换成了无糖饮料,有一天他突然感觉全身无力、头晕、呕吐、心跳加速……被送至急诊抢救,随后被医生确诊为酮症酸中毒。经过一周对症治疗,小夏的血糖等各项指标已逐步恢复正常。但遗憾的是,29岁的小夏已患上糖尿病,需要长期接受降糖治疗。(回顾:“无糖饮料”喝出糖尿病?医生提醒:年轻人高发!)
📌医生科普:长期无节制地饮用无糖饮料,摄入大量代糖的话,可能会导致大脑误以为糖已经进入人体,从而刺激胰岛素迅速分泌,长此以往将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2022年9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中心、巴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医学顶尖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人造甜味剂不是糖的健康和安全替代品,较高的人造甜味剂摄入量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网友评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到评论区交流!
视频推荐: